近日看到一份统计材料,说德国登记在册的大哥大用户已超过600万,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,大哥大用户增加了100万人。应该说,这一增长速度本身,已反映出德国人对手机的青睐。除去婴儿和孩子,几乎每10个德国人就有一部大哥大。
但与国内明显不同的是,无论在机场、餐馆,还是在其他公共场所,很少看到有人手持大哥大,旁若无人似地大声喊叫。至于那些腰里别着大哥大在街上转悠的人,更是罕见。德国人是如何看大哥大的?带着一丝好奇,我同几位熟悉的德国友人作了一番探讨。
他们首先肯定手机的发明,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。正因如此,大哥大才同样受到德国人的青睐。一位经常出门,位居要职的朋友说,他有时要在途中处理一些公务,带手机是为了方便自己给别人打电话。他的手机号只告诉秘书和夫人。如不出差,他很少带手机。他认为,随身带着手机,供人随时呼叫,有损自己的形象,尤其在公众场合,手机铃惊响,会引来周围人们鄙视的目光。经常被大哥大呼叫的人会被认为,你只是一个受人控制和指挥、跑外勤“当差”的。
另一位在经济界供职的朋友说,如果你的名片上印着“经理”,并标明手机号,让客户能随时找你,这在德国是被人看不起的。客户会认为你用不起秘书,是一个随时可能破产的皮包公司,当然,也就谈不上同你做生意了。事实上,只要不出差,离开办公室几小时没什么,并没有多少非立即处理不可的急案。
还有一位朋友说,他的原则是,无论是参加别人举办的应酬活动,还是他自己会客,一律不带手机。正在与别人交谈时,你的手机铃响了怎么办?先接电话,无疑会得罪你面前的谈话伙伴,使人感到“一个外来的电话,比站在面前的一个活人还重要”。不接电话,铃声又让人烦恼。
在德国,手机拥有率最高的,是一些工作流动性强的行业,如职业司机、旅行社的导游、服务行业的修理工、保险公司的办事员等等,他们今天在甲城,明天到乙地;今天跑东家,明天窜西家。一部手机,不仅便于公司给他们分派工作,也便于家人随时与他们联系。另外,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也较高,他们往往上一学期住这儿,下一学期住那儿,假期还要打工,没有稳定的住处,一部手机,省却了许多电话迁移的麻烦。
德国的手机非常便宜,花1马克(约合人民币4.7元)就可买一台,最贵的也不过几百马克,条件是必须签约成为某一家电信公司的客户,德国电信公司的着眼点是客户源源不断的通话费,而不是靠卖手机赚钱。今年1月1日,德国电信市场取消垄断以来,转眼涌现出几十家电信公司,价格战越演越烈。手机的月租已低于普通电话的月租,话费也在向普通电话的水平靠近。有的公司收取的国内长途和国际话费已低于普通电话的收费标准。在这种情况下,德国人当然不会去炫耀大哥大,更不会视手机为社会地位或财富的象征,大哥大在德国只能以“普通者”的身份出现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